小夕,大聲說;各位,悄悄聽
- Dec 16 Sat 2006 15:37
食記│嘉義安蒂斯
- Dec 16 Sat 2006 13:52
食記│嘉義陶板屋
暑假,老弟回去暑修,家裡只剩我和阿爹阿娘。自從阿娘當了教學組長,星期三的中午總是跟教務處的年輕老師跟一批老一輩的老師到處吃吃喝喝,老娘興沖沖要帶我跟阿爹去吃陶板屋,老娘懿旨已下,我們只能奉命。
- Dec 16 Sat 2006 00:29
亂語│獻 師/詩
人生是一場美麗的盛宴。
2002的秋天我們一同踏入會場,那是我們的初識;
2004的夏天,我們在場中相遇,舞出最精湛的演出;
2006的同一個季節,宴會似乎嘎然而止。
它永遠不會真正結束,生命裡、在夢裡,我們會繼續舞著,舞著……
宴會裡的我們都是最耀眼的主角。
獻予 張誦芬老師
新婚愉快
- Dec 15 Fri 2006 11:52
美饌│嘉義巴塔爵
巴塔爵
地址: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一段878號
電話:05-2752158
E-mail:Richard@program.com.tw
營業時間:AM11:00~PM10:30
交通資訊:下嘉義交流道之後,往嘉義市區走,過嘉雄陸橋後,沿民族路、大雅路接159甲縣道直行,近崇仁護校及蘭潭
第一次去巴塔爵是今年寒假同學會的時候,那時候去吃覺得感覺很不錯,一直想要在找個機會來吃一下,後來跟長笛老師還有導生聚都剛好在這裡吃,只是都跟著一大群人來,沒機會拍照。一直到今年暑假我才跟佳祺一塊去吃,所以這篇也是拖了很久的食記。
我們這次是在七夕情人節前後去吃的,所以佈置的比較情人節的感覺。
每張桌子上也都擺著新鮮的玫瑰花,看起來賞心悅目。
巴塔爵的點菜方式雖然是西式的,分湯品、沙拉、前菜、麵類、主菜和甜點飲料,可是它每道菜的份量都很多,而且巴塔爵的主旨是分享,所以通常是每個人點不同的菜然後一起分享,不過這次只有我跟佳祺去,所以可以點的種類就少了,最多就是每類點一種。
田園翠綠沙拉(小) $100
很清爽的口感,而且蔬果皆有,吃起來很豐富。
主廚濃湯 $60
非常推薦的一道湯品,非常非常好喝。
濃湯附贈的香蒜法國麵包,若是單點的話 $40
麵包酥脆,香蒜的味道也很香,沾著濃湯吃更好吃。
辣味炒杏鮑菇 $80
那陣子很喜歡吃杏鮑菇,所以點了這道前菜,有點小辣,可是很入味,加上杏鮑菇的口感,很好吃。
酥炸鮮魚青醬麵 $180
我很喜歡的一道菜,它青醬的味道非常合我的胃,搭配酥炸鮮魚,分掉青醬的油膩,吃起來酥爽順口。
蕈菇紅酒會牛肉 $270
這道菜的味道因為太久選了,有點忘記了。
冰水果茶 $110
這是佳祺點的,有點太酸,我個人對冰的水果茶比較沒興趣。
焦糖烤布丁 $60
非常非常喜歡的甜點,很好吃的焦糖烤布丁。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很少吃到好吃的焦糖烤布丁,所以覺得巴塔爵的焦糖烤布丁超順口,不過這道甜點好像也是他們的招牌。
因為時間過了太久,所以有點忘記那時候總共花多少錢,記得那個時候點完菜服務生看了我們的菜單後建議我們用別種組合可以更划算,好像是湯、沙拉、麵、主菜、飲料、甜點各選一總共 $999,然後我們又加點了一份湯。印象中花了一千出頭。以這樣的吃飯品質來看,這樣其實很划算,而且我們吃的很撐很撐。之後還是一定會再去的啦!
這間餐廳已經很多人寫過食記了,在延伸閱讀的部份找了一些別人寫過的食記給大家參考。
很誠摯向大家推薦這家餐廳。
‧延伸閱讀
【嘉義美食】巴塔爵
【吃在嘉義】巴塔爵歐式鄉村美食餐廳
嘉義_巴塔爵
- Dec 11 Mon 2006 20:24
近況
老師
又是新的學期開始了,只是這學期我到了新的環境讀書,沒有辦法繼續上老師的課,不知道老師來台灣了沒有。
這個暑假我過得很充實,在暑假一開始我去阿里山上的山美國小教那裡的小朋友電腦,也順便去做一些田野工作的練習,像是拍照還有攝影。在跟小朋友的相處中,我嘗試從小朋友身上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很遺憾的是,他們對自己的族群並沒有自身的文化驕傲,對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孩來說,外界新鮮刺激的生活對他們的誘惑和影響力比起自己的文化大很多,少部分孩子的名字裡還保留有自己部落的姓氏,有的孩子則是自己知道但名字裡面沒有,更有甚者,連自己部落的姓氏都不清楚了,或許是還年紀太小吧!只是在跟他們談論到這些部分是有一絲絲悲哀的情緒。
暑假中我還去了趟大陸,是兩岸公共事務交流協會主辦的山西之旅,繫上一些同學一起去,去了趟山西,看了許多的文物古蹟和自然環境:晉祠、山西博物館、東湖醋園、平遙古城、喬家大院、洪洞大槐樹、壺口瀑布、堯廟,第一次看到從前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讓我的視野更加寬廣,也讓更加因背負中國人幽遠文化而身感驕傲。
八月的時候,跟山美國小的小朋友繼續了第二次的營隊生活,這次主辦老師主要是給小朋友帶來文化刺激,所以帶他們去參觀中正大學、去劍湖山玩、去逛百貨公司、去吃吃到飽的火鍋、去打電動。小朋友們是玩得很開心,卻也讓我擔心以後原住民的文化是否能夠在族裡繼續傳播下去,小孩子在這們小的年紀已經懂得外面的花花世界,在主辦老師的引導下也讓他們希望可以來都市裡面生活,這也就是導致台灣原住民部落人口老化的原因吧!青壯年為了賺錢餬口或是其他緣由紛紛下山,留下老弱婦孺在山上,就如同之前跟老師一起去看到的茶山村一般,也讓我想到老師之前跟我提到的西藏來的孩子在接受了外面世界的洗禮後卻依舊想回到自己的故鄉,不知道台灣需要怎樣做才有辦法讓逐漸消失的原住民文化及語言可以保存下來呢?
8/31-9/2則是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舉辦了亞太藝術節國際研討會,我有去擔任工作人員,不過這次的研討會因為種種的原因,整個不是很順暢,也讓擔任助理的雅靜學姊和佳慧非常辛苦。在會議期間也選出了ICTN東亞讀書會的召集人:王櫻芬老師。這次參予國際研討會的工作,讓我看到許多學者,印象比較深刻地是再次遇到山口修老師、德丸吉彥(不確定名字)、主任的老師、還有一位從香港中文大學來的學者叫韓勝(不是很確定名字,是位外國人,主要研究南管音樂),其他的予會學者年紀比較輕,不是很清楚。參加這次研討會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似乎講了太多的話了,老師看完信應該會覺得很辛苦吧!以後定期寫的話內容就不會如此冗長了。老師在台灣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累壞了,就像老師在綠島和我在去鹿港買給老師的鑰匙圈,要健康平安。
學生 佳穎
- Dec 11 Mon 2006 17:57
分享│Pixnet部落格
之前提到無名網誌的不穩定。
雖然最近問題比較好了,可是在照片的上傳上速度還是很慢,不過現在已經沒關係了。
在自我的空間,獨舞……
之前曾經介紹過天空部落格,在天空部落格之前我更早使用的是Pixnet的部落格,他跟無名一樣是由交大的學生所寫的,目前他們的表現非常棒,許多網誌功能都非常貼心,雖然沒有影音功能,可是卻有穩定的連線品質。
這段時間弄好了Pixnet後,兩邊文章會同步發表。雖然我希望可以繼續在無名經營部落格,可是我還是擔心他的不穩定性,為了安全起見,只好兩個部落個同步進行發文了。
好在,Pixnet有同步發文至無名的功能,也就是我只需要在Pixnet發文,無名也會同步出現一樣的文章,這樣讓我既可以同時經營兩個部落格,又可以不用太麻煩,Pixnet真是貼心。
相關Pixnet功能和推薦已經很多人寫了,可以參考amarylliss‧艾瑪[隨處走走]的介紹,這次的延伸閱讀就是取自艾瑪已經寫過得介紹文章,大家可以去看看。
‧延伸閱讀
★ PIXNET 使用經驗分享
2006.10.07 [筆記] PIXNET發現之旅
2006.11.12 [分享] Pixnet 的好,要用了才知道!
2006.11.13 synchronize (vt.)使同步 (vi.)同時發生
2006.11.20 [推薦] Pixnet 新功能 Photo Auto-resize
2006.12.10 [推薦] 同步發表於共同部落格的應用
- Dec 09 Sat 2006 18:38
美饌│台北怡客南昌店